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非公经济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省政府发布产业振兴行动计划
    2022-06-22 09:15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点击:
      构建“4567”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打造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四个经济发展新引擎,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
     
      培育壮大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农机装备等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加快推进能源、化工、食品、医药、汽车、轻工等六个传统优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提质增效
     
      加快推进信息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服务型制造、旅游康养、养老托育、文化娱乐等七个现代服务业发展
     
      日前,省政府发布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产业振兴行动计划(2022—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高质量构建起“4567”现代产业体系,打造100条以上重点产业链,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力争到2026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万亿新台阶。
     
      《行动计划》提出,着力打造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四个经济发展新引擎,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培育壮大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农机装备等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能源、化工、食品、医药、汽车、轻工等六个传统优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提质增效;着力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加快推进信息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服务型制造、旅游康养、养老托育、文化娱乐等七个现代服务业发展。力争到2026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万亿新台阶,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其中二产占GDP比重达到1/3以上,形成质量引领、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关于产业区域布局,《行动计划》指出,实施区域振兴计划,推动生产要素向重点地区集中、产业集群向重点园区集聚,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动力系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增强哈尔滨辐射力、影响力、带动力,集中打造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发展核心区,加快建设航空航天、高端智能装备、未来食品、汽车等制造基地,建设国际交流特色城市,构建全省高质量发展核心动力源。
     
      以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推动数字经济、生物经济、页岩油开发、石油化工、重型装备、新能源汽车、金属基新材料、食品加工等集群发展,构筑哈大齐协同一体的科创走廊和工业走廊。
     
      以哈亚牡地区为重点,集中布局冰雪经济、旅游康养、平台经济、生物医药等产业,建设泛亚布力国际滑雪大区。促进煤炭优质产能加快释放,培育新能源产业,建设石墨新材料精深加工基地,打造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区。加快数字农业、生物制造、绿色食品、智能农机产业向佳木斯、绥化等“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核心区延伸,构建“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示范区。
     
      推动国际商务、跨境电商、跨境物流、轻工和进出口加工产业加快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黑瞎子岛中俄国际示范区和数字经济、生物经济总部注册地,打造绿色生态旅游岛、便利惠利贸易岛,做强沿边开发开放合作区。发挥大小兴安岭地区生态功能,培育发展生态旅游、林下食品、森林碳汇、北药开发等产业,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
     
      此外,《行动计划》还提到,启动实施十大重点行动,实现“追赶超越”,包括宣传引导行动、招商引资行动、产业集群培育行动、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园区提升行动、政策惠企行动、金融助振兴行动、人才保障行动、要素支撑行动、品牌培育建设行动。提出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建立健全计划落实体系、建立健全政策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工作推进体系、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督导问责体系6项保障措施。
     
    (责任编辑:王芳 审核:刘继伟)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内蒙古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