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中国中小企业哈尔滨网
  •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融资担保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两创风采
  • 政策文件
  • 中小微企业库
  • 领导讲话
  • 平台活动
  • 办事指南
  • 非公经济
  • 创新天地
  • 信用体系
  • 互联网+
  • 产业培育
  • 人才招聘
  • 中小微产品库
  • “两创示范”服务券
  •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哈尔滨制造”挺起民族工业脊梁 
    2021-05-12 10:05 来源:哈尔滨日报 作者:. 点击:
    抗美援朝,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改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更改变了“共和国长子”哈尔滨的命运——这座松花江畔、欧陆风情的消费型城市,因南厂北迁、“一五”时期援建项目一跃成为新中国的工业基地。
      抗美援朝,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改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更改变了“共和国长子”哈尔滨的命运——这座松花江畔、欧陆风情的消费型城市,因南厂北迁、“一五”时期援建项目一跃成为新中国的工业基地。
     
      工业成为哈尔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让城市功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迅速确立,“哈尔滨制造”填补了国内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的空白。困难中建设,曲折中发展,一个个“大厂”完成了从仿制到改造再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发展至今,部分产品和技术已处国际领先地位。工业发展史见证了城市的变迁,这些大厂早已与城市融为一体,和哈尔滨人休戚与共。
     
      南厂北迁 拉开城市工业“骨架”
     
      三大动力路,以如今哈电集团的电机厂、汽轮机厂、锅炉厂“三大厂”命名,在哈尔滨家喻户晓。几座大厂现已融入高楼大厦的都市里,但70年前刚建厂时,它们是这条路上的显著地标。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10月8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考虑到集中于辽宁的工业企业距离中朝边境太近,为保障东北重工业安全,同日,中共中央东北局迅速组织辽宁省的25家工厂向北迁移。这次南厂北迁中,重工业工厂占迁移工厂总数的八成。
     
      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轴承厂、哈尔滨电缆厂等大厂的前身,均在此次北迁之列,一共12家。哈尔滨轴承厂北迁前是辽宁瓦房店滚珠轴承厂。据当年随厂北迁的老同志回忆,北迁设备要求火车抵达后两个小时内必须卸完,当时没有先进的机械,都是用人拉肩扛、滚杆滚等土办法。设备和物资卸下火车后,还要运到工厂空地上,搬迁持续了一个多月,劳动量非常大。最后,150多个车皮330多台设备和3000多吨物资,没有损坏一个部件,没有丢失一样东西,全部安装在新建的轴承厂。
     
      大厂北迁,情况十万火急,动作雷厉风行。决定北迁的会议上午刚开完,原东北工业部电器管理局五厂(现哈尔滨电机厂)第一批北上人员就连夜动身出发,他们中大部分人来不及与家人告别,有的甚至还穿着单衣就上了火车。哈尔滨天寒地冻,他们就在腰间多系一根草绳,防止寒风倒灌,抢着赶工生产国家急需的物资。在较短时间内,这些大厂就恢复到原有生产水平。整个南厂北迁过程自1950年10月至1953年12月,历时3年多,基本实现了中共中央的既定目标。
     
      “一五”时期 哈尔滨跃升新中国“工业基地”
     
      南厂北迁不仅为哈尔滨打磨出工业体系“雏形”,还让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到1952年,黑龙江省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6%上升为52.3%,超过农业产值。
     
      南厂北迁末期,我省工业化水平已迈入全国前列,成为机械和电力设备、纺织、橡胶、煤炭、木材深加工等产品的生产基地。1953年至1957年的“一五”期间,中共中央决定把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中的22项建在我省,哈尔滨占13项。国家根据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大力投资我省工业基础建设,投资额占当时全国工业总投资的10%以上,哈尔滨乃至黑龙江以重工业为重点的经济结构在这一时期形成。
     
      “一五”期间,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哈尔滨东安机械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锅炉厂等大厂拔地而起。当时在工厂里随处可见苏联专家的身影,先后有850多名苏联专家支援哈尔滨的经济建设。
     
      起初,援建项目设备没有成套的资料作参考,翻译和技术人员只能靠产品样本和安装说明书摸索生产,他们夜以继日地学习专家从苏联带来的教科书,从仿制苏联机型到改型生产,再到自主设计生产,关键技术完成了从“模仿”到“创新”的飞跃。“一五”末期,在哈项目生产的产品填补了国内多个领域的空白。
     
      大厂担负强国使命。东北轻合金加工厂终结了我国不能生产铝镁合金加工材料的历史;哈尔滨东安机械厂成为我国研制、生产小型航空涡桨发动机和直升机减速器及传动系统基地;哈尔滨电机厂制造出我国首台800千瓦立式水轮发电机组;哈尔滨电碳厂填补了国产碳石墨制品的空白。哈尔滨汽轮机厂因其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特殊地位,被周恩来总理喻为“国家的宝贝,掌上的明珠”。
     
      续写辉煌 挺进世界制造业“无人区”
     
      在困难中建厂,工人阶级凭借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让大国重器从无到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大厂在曲折中前进,先后完成了公司化改造、股份制改革、经营方式转变、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的“二次创业”。不断引入社会资本,大厂纷纷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实施技术改造,一大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材料和装备“横空出世”,“哈尔滨制造”成为民族品牌,并向世界制造业“无人区”迈进。
     
      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哈电集团哈尔滨锅炉厂研制了高效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等世界领先新产品,攻克了准东煤、褐煤燃烧等世界性难题,并荣获中国工业大奖。
     
      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中,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研发的发电机全空冷技术开创了世界上巨型全空冷发电机组运行的新时代。“后三峡时代”,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1000兆瓦全空冷水轮发电机组和世界首台AP1000三代核电1250兆瓦发电机都出自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
     
      前不久,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升空。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在技术上深度挖潜,为核心舱电性船总装备直属件、核心舱舱外扶手及核心舱大柱段壳体等部分提供了重要铝合金材料。
     
      服务于国家战略,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如今,以哈电集团三大厂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哈市现代产业新体系中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铝镁合金加工基地”,被盛誉为“祖国的银色支柱”。
     
      哈电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在奋进新征程中,企业将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寻求突破,在“卡脖子”技术和产品上刻苦攻坚,奋力打造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让大国重器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责任编辑:王芳 审核:刘继伟)
    友情连接 所有链接 | 申请加入
  • 总站
  • 黑龙江
  • 浙江
  • 内蒙古
  • 云南
  • 厦门
  • 安徽
  • 天津
  • 湖北
  • 武汉
  • 吉林
  • 四川
  • 宁夏
  • 北京
  • 重庆
  • 河北
  • 青岛
  • 香港
  • 广东
  • 陕西
  • 山东
  • 河南
  • 贵州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