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指出,要推进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使黑龙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近日,全国首单线上标准化碳中和服务交易落地哈尔滨。通过黑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线上交易平台,兴业银行哈尔滨分行成功竞标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林业碳汇超1.5万吨,用于中和兴业银行在黑龙江区域全部29个营业网点本年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零碳”经营。
近年来,哈尔滨市牢记总书记嘱托,在推进污染物减排的同时,大力支持企业进行碳排放配额交易。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一笔真金白银的碳配额账目摆在眼前,有的企业通过碳配额盈余获利,也有企业因为碳配额不够需要额外购买。这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减碳增效、用好碳配额而开始加大环保技术和设备的投入。在政府引导、企业响应的双重推动下,哈尔滨在实现“双碳”目标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算清“环保账”
减排与经济效益双赢
近日,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完成了几年一次的全面设备检修。该厂是我国东北地区首家集烟塔合一、无旁路脱硫脱硝和GIS高位布置等国际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热电联产企业,直接替代采暖小锅炉366台。
在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时,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投入1.2亿元,对1号、2号机组进行超低排放改造。通过环保设备升级改造,获得环保电价收益,可以抵消部分环保设施使用中的材料投入费用。而让企业更加看好的是碳配额交易带来的收益。
2021年12月,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完成首次碳排放配额交易,获得452.32万元收益,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实现了减排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近年来,持续减少污染物排放始终是哈尔滨生态环境工作重点之一。作为全国冬季供暖期最长的省会城市,各燃煤供热企业成为治理污染物排放的重要监管对象。要减少污染物排放,就要投入资金改造设备,增加环保设施使用过程中的物料消耗,对企业来说,前期投入较大,收益却不多。
而经历过首个碳排放履约周期后,越来越多的企业算清了这笔“环保账”——投入不少,收益更多。
主动革新技术
降低碳排放总量
今年,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用部分盈余的碳配额作为质押物,获得了6200万元绿色金融贷款。碳配额盈余带来的经济效益,让企业看到了环保技术革新的重要性。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黄坚表示,近年来,企业通过更新技术、淘汰关停落后产能机组等方式,实现节能增效,降低了碳排放总量。2021年末,按期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一个碳排放履约周期的配额清缴工作后,公司下属9家发电企业共盈余碳配额量256.45万吨,按2021年碳市场价格计算,盈余的碳配额量估值约1.28亿元。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第三发电厂厂长李涛算了一笔“减碳账”,通过设备改造,提高机组效率,在同等发电量的情况下,该电厂以每年2%—3%的比例逐步降低碳排放。
看到了降碳带来的直接经济利益,该企业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发展新能源,继续推进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燃煤机组供热改造,努力取得更好的减排效果。
获利的企业在努力减碳增效,在碳配额交易中因配额不足需要付费补足的企业积极性更高。
哈尔滨中龙热电有限公司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内由于碳配额不足,在2021年12月份,以121.8431万元的价格购买了2.6046万吨碳配额,以补齐碳配额缺口。今年以来,为了改变碳配额不足的情况,该企业进行了多项技术、设备及管线改进,力争不断降低碳排放量,实现减碳增效。
积极靠前服务
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改善
企业有了环保改造的动力,政府更要做好服务。近年来,哈市相关部门主动靠前,帮助企业了解相关政策,指导企业进行环保改造,推动企业进行碳配额交易。组织重点企业开展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做好先行参与碳交易发电企业配额核定与分配准备。
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哈市推动17家发电企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排查、核查和企业碳排放登记等阶段性任务,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200万吨、7187万元,“十三五”时期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18.2%。
下一步,哈市将在积极推动碳配额交易的同时,持续推进减少污染物排放工作。实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下降3.95%,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分别减排2865吨、352吨、2617吨、248吨;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保持84.6%以上;PM2.5年均浓度保持43微克/立方米以下,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不超过15天;松花江干支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76%以上、劣五类清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25%;受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2%,受污染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95%以上的年度目标。
牢记总书记嘱托,哈尔滨将通过坚决打赢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四场硬仗,推进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使生态环境更美好。
(责任编辑:王芳 审核:刘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