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道外区把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抓手,围绕建设山水道外、宜居道外,打造美丽乡村的总体目标,扎实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坚持长远治理、突出重点整治,打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战、保卫战、持久战,努力实现村居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文明创建水平显著提升、群众幸福度显著提高的目标,为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惠民曲”。
坚持集中治理,打好拆违治乱“攻坚战”
按照“全面整治、重点突破、中心带动、同步开展”的思路和“控新治旧、分类施策、部门联动”的原则,聚焦重点区域和突出问题,多措并举,持续开展了清理积存垃圾、清理村内柴草垛、清理私搭乱建、清理村内沟塘、清理农户庭院、清理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六清”攻坚战,有效实现了“控制增量、消除存量”的目标要求。2021年以来,道外区累计投入资金4040.8万元,清运历史存量垃圾13.13万余方,清除沟渠淤泥128公里,治理便道35公里,通过栽种草花、植树等方式治理裸地5.5万平方米,特别是团结镇天恒大街区域,两年来共计拆除违章建筑和广告牌1200余处,清理整治乱搭乱建、乱停乱放1305余处,清退占道经营小商小贩610余人,彻底清除道路两侧大型煤堆20余处,重新设置绿色围挡6900余米,并成立以团结镇为主体,农业、交通、交警、城管、执法等部门通力协作的常态化监管队伍,以先声夺人之势,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坚持综合治理,打好人居环境“保卫战”
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一体化推动畜禽粪污和污水治理。一是系统化处理粪污,发展循环农业。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土肥挂钩”的治理路径,以农用有机肥为利用方向,以重点村、集中屯为试点,建设、探索、实践以畜禽养殖户自建粪污存贮池、沤肥收集点为主,村屯建立粪污集中收集点为辅,政府适当给予资金奖补为支撑,巡查保洁队伍为保障的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工作体系,2021年共建成10个畜禽粪污集中收集试点,2022年计划新建8个畜禽粪污集中收集试点,同时按照试点先行、逐步完善的原则,制定完善粪肥堆沤、腐熟还田流程,统筹推进种植户、养殖户、农机合作社及第三方粪肥还田组织就近就地还田。健全还田协议,落实还田地块,留存储运档案,逐渐健全畜禽粪污还田台账,既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又带动了有机循环农业的发展。二是全流域治理污水,保护清洁水源。在全面摸清全区污水排放与治理现状基础上,考虑村庄布局、人口规模、经济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 综合确定污水治理方式。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尽量使用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的污水处理技术,减少建设和运行压力。其中,巨源镇投资70万元,在中心村附近建设了一座日处理能力120吨的污水处理设施,将原居民楼产生的生活污水收集到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永源镇在小黄河距离镇中心区下游约1800米处,投资708万元修建临时污水处理站,处理城镇居民生活污水。解决了污水直排蜚克图河、小黄河的问题。实现“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一片生态区”。
坚持长效治理,打好人居环境“持久战”
立足城乡一体化治理,强化组织领导,强化群众主体,推动城乡环境整治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一是规划引领谋长远。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的基础上,坚持分类分层推进,因地制宜,将全区所有农村划分为三个层次,科学确定了年度村庄分类范围、重点任务计划,责任到部门、到镇村、到农户,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面做好“十四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二是化风成俗养习惯。充分发动群众,建立文明村规民约100余条,评选“环境卫生星级村”8个,对评选出的先进,镇政府给表彰,村里讲经验,营造群众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让“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的理念化风成俗,凝聚起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全民实践。三是文明创建助提升。围绕建设山水道外、宜居道外,打造美丽乡村的总体目标,以国家级文明村——红光村为示范,助力城乡环境整治提档升级。探索建立环境治理长效机制,配备专职保洁员负责全村日常环境清理,党员干部积极引导村民争当环保志愿者,自觉爱护环境卫生;建立积分兑换制度,倡导分类投放垃圾,鼓励村民共同参与环境卫生治理、村容村貌提升。通过墙体彩绘、利用废弃物品制作景观小品等方式,装点村居环境,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示范引领在前,辐射带动周边 29个省、市、区级文明村扎实推进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清理、生活垃圾清理、庭院美化亮化等方面开展创建,全方位、高标准整治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四是长效管护促规范。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收运处理体系、农村人居环境“五有”(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依效付费(依据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和治理效果支付运行服务费的机制)、专业化培训(定期组织开展专业化培训,向村民讲解操作要求,把当地村民培养成村内公益性基础实施运行维护的重要力量)等长效机制,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并长期稳定运行。成立镇村两级保洁队伍27组,保洁员311人,配备清扫转运车辆51辆。特别是巨源镇先试先行,充分利用区级专项资金购进钩机、铲车、垃圾转运车、吸污车、畜禽粪便抛撒车、垃圾清运车、道路刮道器、道路清扫器等设备12台(套);垃圾转运箱41个;120升垃圾桶420个,并聘请第三方公司负责全镇生活垃圾的集中和日常清理工作。镇域内3条主干路沿线由第三方公司全面负责生活垃圾的收集和转运工作,剩余村屯第三方公司与各村共同合作完成,由第三方公司聘请屯长(小组长)为宣传员,规范村民行为,自觉投放到指定点位,每村设3-7名保洁人员,负责村民垃圾收集工作,统一放入垃圾转运箱待转运,有效带动了农民参与共建共管共享积极性。实现“一把扫帚扫镇村”,推进镇村环境治理专业化、市场化,变“治理”为“管理”,变“一时清洁”为“长久美丽”。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打造宜居乡村亦是一项驰而不息的“幸福接力”,道外区一定攻坚克难,务实笃行,持之以恒,为哈尔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源源不断贡献道外力量!
(责任编辑:王芳 审核:刘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