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不住,投资进龙江。“哈尔滨科教资源雄厚,营商环境逐年向好,哈尔滨新区的政府部门为企业‘保姆式’服务,让科大讯飞把东北地区总部设了在哈尔滨新区。”科大讯飞黑龙江分公司总经理王茵道出了办事处变区域总部背后的“秘密”。同科大讯飞一样,华为、腾讯、奇安信等众多领域的头部企业把项目、区域总部纷纷落户哈尔滨,冰城正在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
筑巢引凤,冰城营商环境十年来破茧蝶变——抢抓政策叠加、乘势而上的机遇期,哈尔滨营商环境重构体制、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绩效考核,组建专班实施专项行动,对标对表、“带土培植”先进城市典型做法,打破旧有办事链条和环节重构创新办事流程,深入企业调研座谈广纳市场主体心声、建议。
国家行政学院网站有关调查评估报告的政务服务“好差评”显示,2018年哈市在全国32个重点城市排名第十,2019年、2020年哈市保持第六。一些政务服务举措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
重构体制机制
组建专班因地制宜实施本地化改革
从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出台,到国务院召开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组长会议,再到国家在东北率先开展营商环境试评价,东北振兴工作要点排在首位的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2018年10月,我省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成立了省、市、区(县、市)三级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构建权责统一、高效集中、一体推进的体制、机制。2019年,哈尔滨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正式成立,作为一个独立的政府机构,主要负责“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等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同时,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各市直部门及区县(市)政府的绩效考核。
尤其是2022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构建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组织领导体制。哈尔滨市对照省级专班建制组建了20个市级专班,对标对表先进城市典型做法,因地制宜实施本地化改革。
全市启动专项行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哈市自加压力,将省定198个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事项增加至381个,定标、定时限完成。截至目前,24项改革事项的创新举措全省推广,哈市企业开办、登记财产、纳税、政务守信践诺的4项指标达到全国领先,国家发改委微信公众号、官网连续转发哈市多个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和做法。
数据网办“破局”
企业开办指标提升显著
市民谷静设立的哈尔滨汇年商贸有限公司,是哈市第100万户市场主体。她接过“企业开办大礼包”,兴奋地说:“我从网上提交材料到拿到营业执照、政府免费刻制的公章和税务UKey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哈尔滨营商环境越来越优越,经济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一组数据反映了如今哈尔滨企业开办的速度和效率——营业执照平均办理时间67分钟,印章平均办理时间(含送达)38分钟,税务UKey平均办理时间67分钟。全流程办理时间平均为114分钟。2022年上半年,哈市新登记市场主体近10万户,创历史新高。
企业开办流程简洁、高效的背后是市场监管、税务、人社、医保等多个部门在哈尔滨政务服务平台上的通力合作。在没有数据平台前,这些部门和办事环节都要办事人自己跑。商事制度改革,哈尔滨以让群众少跑腿为落脚点,打破部门界限,实现数据共享。
经过多轮升级后的“哈尔滨市企业开办直通”2.0版,让政务服务平台与省注册登记、省电子税务局等12个系统互联互通,把市场主体注册登记、申领税务发票等业务整合为“一件事”,所有信息一次性采集,所有申请材料一次性提交,所有身份一次性实名认证,结果全程互认。2021年5月,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现场会上,哈尔滨作为企业开办指标提升显著的城市,国家发改委向全国推荐了“哈尔滨经验”。
“企业开办直通车”仅是哈尔滨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办事的一个缩影。经过近4年不断“破壁”整合,现在哈尔滨政务服务平台已覆盖46个市直部门、505个区县(市)部门、304个乡镇街道的近1.9万件事项,其中网上可办率达97.47%,最多跑一次成效率达99.17%。
重塑办事流程
打造市场主体叫好的政务服务
政务服务的快不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最佳效果,百姓和市场主体评价的“好”才是。2022年5月30日,市民孙长磊到道里区尚志街派出所户籍大厅办理新生儿落户,仅“跑一趟”就拿到了新生儿户口和社保卡。他高兴地说:“抱着以前两三天才能办完的心态来,没想到仅来了‘一次’用了不到10分钟就办完了新生儿落户,还拿到了社保卡,这种幸福来得太突然。”
从市场主体的需求侧全程体验办事流程,把麻烦留给政务服务的供给侧和数据端,哈市近几年连续开展“一把手走流程”、“伴您走流程”活动,拆解办事流程,梳理事项关系。“庖丁解牛”式“办好一件事”主体服务改革自2021年起在全市推行。
依托大数据,全市将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办事需求,编制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婚姻生育等18个冰城“E(易)服圈”,推出“我要开快递公司”“我要买卖二手房”等144个“办好一件事”事项。截至2021年底,相关服务事项办理承诺时限平均缩减40.9%,环节数量平均压缩66.5%,材料数量平均精简38.8%,跑动次数平均减少42.7%。
跨业务、跨部门、跨平台、跨层级的政务服务,为的是缩减办事时限、压缩办事环节、精简材料数量、减少跑动次数。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公布“办事不求人”事项清单,以“全国最优、时限最短、要件最少”为标准,多轮优化市、区县(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等,一系列举措为的是市场评价的一声“好”。
2021年,市民大厦实施服务岛式综合窗口改造。投用后,市民大厦28个综合窗口可同时办事,市民办事涉及多部门的实现“一窗通办”无需再去其他窗口。透过窗口,工作人员受理、办理全过程一目了然,减少了以往办事市民不知情的焦急情绪。如今,小“综窗”服务大民生,市、区县(市)两级政务服务中心都已实现综合窗口“一窗通办”。
“放管服”下的“新生态”
激发基层创新办事举措
“我还没意识到企业许可证快到期时,哈尔滨新区行政审批人员打来电话提示并征求意见换领新证,相关材料还不用企业准备,只需确认就行。”哈尔滨完达山奶牛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春冬点赞哈尔滨新区的创新举措。以企业感受度为出发点,这个“无感续证”的走心举措入选了2021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案例,是全市“放管服”改革的典型样本。
2020年,全市下放市级事项476项。2021年,全市调整规范市级权责清单,行政权力4425项,规范中介服务事项98项,取消8项。一项项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创新举措从市级部门传递到区县(市)再到基层一线,层级间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政务服务从最初的“物理集成”逐渐引发了便民利企的链式“化学反应”。
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在哈市多行业、多领域推广实施。哈市在全国率先启动“承诺即修复”试点,2021年为198家企业办理极简信用修复,让市场主体感受到政府的信任与温暖服务。2021年2月1日起施行的《哈尔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条例》,是我省首部、全国第六部市级地方信用建设法规。全市不断强化政务诚信建设,大力整治政府失信违诺,完善征信体系建设,在全省率先启动“码上诚信”试点,约30万户企业赋码、亮码。诚信深入人心,正在成为营商环境不断向好的基石。
同时,哈市“刀刃向内”设立接待室、投诉电话专门受理破坏营商环境投诉举报。2021年,办理各类涉及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案件151件,办结145件。2021年,共收到各类涉及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案件117件,办结108件。各部门通过不同形式召开政企座谈会,广纳市场主体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如今,建设“六个龙江”、打造“七大都市”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营商环境作为重要的“软实力”,正在成为哈尔滨扛起省会责任担当的“硬支撑”。全市上下驰而不息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链条对标“全国最优”,加强流程再造、业务协同、政务上云,全面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让冰城营商环境早日迈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全国一流营商环境行列。
(责任编辑:王芳 审核:刘继伟) |